在使用python语言开发深度学习模型时,经常会遇到模型运行结束时才会发现的崩溃状态,或者得到的结果不是预想的那样。
这就需要在模型中善于使用assert语句,来判断某些变量的类型或者shape等是否满足要求。
用法为 :
assert expression(你想判断的内容)
# 等价于 if not expression: raise AssertionError
例如:
在逻辑回归中,z = W的转置*X,样本X含有五个特征,则我们在设置W时。要一直保证其shape为[5,1]
>>> import numpy as np >>> w = np.zeros((5,1)) >>> w array([[0.], [0.], [0.], [0.], [0.]]) >>> assert(w.shape == (5,1)) >>> assert(w.shape == (2,1)) Traceback (most recent call last): File "<stdin>", line 1, in <module> AssertionError
说明一下代码适用于python2,不完全适用与py3
使用assert断言是学习python一个非常好的习惯,python assert 断言句语格式及用法很简单。在没完善一个程序之前,我们不知道程序在哪里会出错,与其让它在运行最崩溃,不如在出现错误条件时就崩溃,这时候就需要assert断言的帮助。本文主要是讲assert断言的基础知识。
python assert断言是声明其布尔值必须为真的判定,如果发生异常就说明表达示为假。可以理解assert断言语句为raise-if-not,用来测试表示式,其返回值为假,就会触发异常。
assert语句用来声明某个条件是真的。
如果你非常确信某个你使用的列表中至少有一个元素,而你想要检验这一点,并且在它非真的时候引发一个错误,那么assert语句是应用在这种情形下的理想语句。
当assert语句失败的时候,会引发一AssertionError。
>>assert 1==1 >> assert 1 == 2 Traceback (most recent call last): File "<stdin>", line 1, in <module> AssertionError >>assert 2+2==2*2 >>assert len(['my boy',12])<10 >>assert range(4)==[0,1,2,3] >>> mylist = ['item'] >>assert len(mylist) >= 1 >>mylist.pop() 'item' >>assert len(mylist) >= 1 Traceback (most recent call last): File "<stdin>", line 1, in <module> AssertionError
如何为assert断言语句添加异常参数
assert的异常参数,其实就是在断言表达式后添加字符串信息,用来解释断言并更好的知道是哪里出了问题。
格式如下:
assert expression [, arguments]
assert 表达式 [, 参数]
自定异常
class ShortInputException(Exception): '''自定义的异常类''' def __init__(self, length, atleast): #super().__init__() self.length = length self.atleast = atleast def main(): try: s = input('请输入 --> ') if len(s) < 3: # raise引发一个你定义的异常 raise ShortInputException(len(s), 3) except ShortInputException as result:#x这个变量被绑定到了错误的实例 print('ShortInputException: 输入的长度是 %d,长度至少应是 %d'% (result.length, result.atleast)) else: print('没有异常发生.') main()
免责声明:本站发布的内容(图片、视频和文字)以原创、转载和分享为主,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,如果涉及侵权请联系站长邮箱:mmqy2019@163.com进行举报,并提供相关证据,查实之后,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。
长按识别二维码并关注微信
更方便到期提醒、手机管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