怎么新建MySQL数据库

发布时间:2022-05-20 作者:admin
阅读:367
这篇文章主要介绍“如何利用OpenCV实现一个小型的图像检索应用”,有一些人在如何利用OpenCV实现一个小型的图像检索应用的问题上存在疑惑,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来介绍一下相关的内容,希望对大家解答有帮助,有这个方面学习需要的朋友就继续往下看吧。



本文对前面的几篇文章进行个总结,实现一个小型的图像检索应用。

一个小型的图像检索应用可以分为两部分:

  • train,构建图像集的特征数据库。
  • retrieval,检索,给定图像,从图像库中返回最类似的图像

构建图像数据库的过程如下:

  • 生成图像集的视觉词汇表(Vocabulary)

提取图像集所有图像的sift特征

对得到的sifte特征集合进行聚类,聚类中心就是Vocabulary

  • 对图像集中的图像重新编码表示,可使用BoW或者VLAD,这里选择VLAD.
  • 将图像集中所有图像的VLAD表示组合到一起得到一个VLAD表,这就是查询图像的数据库。

得到图像集的查询数据后,对任一图像查找其在数据库中的最相似图像的流程如下:

  • 提取图像的sift特征
  • 加载Vocabulary,使用VLAD表示图像
  • 在图像数据库中查找与该VLAD最相似的向量

构建图像集的特征数据库的流程通常是offline的,查询的过程则需要是实时的,基本流程参见下图:

由两部分构成:offline的训练过程以及online的检索查找

各个功能模块的实现

下面就使用VLAD表示图像,实现一个小型的图像数据库的检索程序。下面实现需要的功能模块

  • 特征点提取
  • 构建Vocabulary
  • 构建数据库

第一步,特征点的提取

不管是BoW还是VLAD,都是基于图像的局部特征的,本文选择的局部特征是SIFT,使用其扩展RootSift。提取到稳定的特征点尤为的重要,本文使用OpenCV体哦那个的SiftDetecotr,实例化如下:

auto fdetector = xfeatures2d::SIFT::create(0,3,0.2,10);

create的声明如下:

static Ptr<SIFT> cv::xfeatures2d::SIFT::create     (     int      nfeatures = 0,
        int      nOctaveLayers = 3,
        double      contrastThreshold = 0.04,
        double      edgeThreshold = 10,
        double      sigma = 1.6 
    )
  • nfeatures 设置提取到的特征点的个数,每个sift的特征点都根据其对比度(local contrast)计算出来一个分数。设置了该值后,会根据分数排序,只保留前nfeatures个返回
  • nOctaveLayers 每个octave中的层数,该值可以根据图像的分辨率大小计算出来。D.Lowe论文中该值为3
  • contrastThreshold 过滤掉低对比度的不稳定特征点,该值越大,提取到的特征点越少
  • edgeThreshold 过滤边缘处的特征点,该值越大,提取到的特征点就越多
  • sigma 高斯滤波器的参数,该滤波器应用于第0个Octave

个人的一些见解。

设置参数时,主要是设置contrastThresholdedgeThresholdcontrastThreshold是过滤掉平滑区域的一些不稳定的特征点,edgeThreshold是过虑类似边缘的不稳定关键点。设置参数时,应尽量保证提取的特征点个数适中,不易过多,也不要过少。另外,contrastThresholdedgeThreshold的平衡,应根据要提取的目标是比较平滑的区域还是纹理较多的区域,来平衡这两个参数的设置。

对于有些图像,可能设置的提取特征点的参数叫严格,提取特征点的个数过少,这时候可改变宽松一些的参数。

auto fdetector = xfeatures2d::SIFT::create(0,3,0.2,10);
fdetector->detectAndCompute(img,noArray(),kpts,feature);

if(kpts.size() < 10){
    fdetector = xfeatures2d::SIFT::create();
    fdetector->detectAndCompute(img,noArray(),kpts,feature);
}

阈值10,可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调节。

更多关于sift的内容可以参看文章:

  • 图像检索(1): 再论SIFT-基于vlfeat实现 使用轻量级的视觉库vlfeat提取sift特征,其提取的特征觉得更稳定一些,但是使用上就不如OpenCV方便了。
  • www.jb51.net/article/181945.htm

关于RootSift和VLAD可以参考前面的文章www.jb51.net/article/231900.htm

第二步,构建Vocabulary

Vocabulary的构建过程,实际就是对提取到的图像特征点的聚类。首先提取图像库图像sift特征,并将其扩展为RootSift,然后对提取到的RootSift进行聚类得到Vocabulary。
这里创建class Vocabulary,主要以下方法:

create 从提取到的特征点构建聚类得到视觉词汇表Vocabulary

void Vocabulary::create(const std::vector<cv::Mat> &features,int k)
{
    Mat f;
    vconcat(features,f);
    vector<int> labels;
    kmeans(f,k,labels,TermCriteria(TermCriteria::COUNT + TermCriteria::EPS,100,0.01),3,cv::KMEANS_PP_CENTERS,m_voc);
    m_k = k;
}
  • loadsave,为了使用方便,需要能够将生成的视觉词汇表Vocabulary保存问文件(.yml)
  • tranform_vlad,将输入的图像进行转换为vlad表示
void Vocabulary::transform_vlad(const cv::Mat &f,cv::Mat &vlad)
{
    // Find the nearest center
    Ptr<FlannBasedMatcher> matcher = FlannBasedMatcher::create();
    vector<DMatch> matches;
    matcher->match(f,m_voc,matches);
    // Compute vlad
    Mat responseHist(m_voc.rows,f.cols,CV_32FC1,Scalar::all(0));
    for( size_t i = 0; i < matches.size(); i++ ){
        auto queryIdx = matches[i].queryIdx;
        int trainIdx = matches[i].trainIdx; // cluster index
        Mat residual;
        subtract(f.row(queryIdx),m_voc.row(trainIdx),residual,noArray());
        add(responseHist.row(trainIdx),residual,responseHist.row(trainIdx),noArray(),responseHist.type());
    }

    // l2-norm
    auto l2 = norm(responseHist,NORM_L2);
    responseHist /= l2;
    //normalize(responseHist,responseHist,1,0,NORM_L2);

    //Mat vec(1,m_voc.rows * f.cols,CV_32FC1,Scalar::all(0));
    vlad = responseHist.reshape(0,1); // Reshape the matrix to 1 x (k*d) vector
}

class Vocabulary有以下方法:

  • 从图像列表中构建视觉词汇表Vocabulary
  • 将生成的Vocabulary保存到本地,并提供了load方法
  • 将图像表示为VLAD

第三步,创建图像数据库

图像数据库也就是将图像VLAD表示的集合,在该数据库检索时,返回与query图像相似的VLAD所对应的图像。
本文使用OpenCV提供的Mat构建一个简单的数据库,Mat保存所有图像的vlad向量组成的矩阵,在检索时,实际就是对该Mat的检索。
声明类class Database,其具有以下功能:

  • add 添加图像到数据库
  • saveload 将数据库保存为文件(.yml)
  • retrieval 检索,对保存的vald向量的Mat创建索引,返回最相似的结果。

第四步,Trainer

在上面实现了特征点的提取,构建视觉词汇表,构建图像表示为VLAD的数据库,这里将其组合到一起,创建Trainer类,方便训练使用。

class Trainer{

public:

    Trainer();
    ~Trainer();

    Trainer(int k,int pcaDim,const std::string &imageFolder,
        const std::string &path,const std::string &identifiery,std::shared_ptr<RootSiftDetector> detector);
    
    void createVocabulary();
    void createDb();

    void save();

private:

    int m_k; // The size of vocabulary
    int m_pcaDimension; // The retrain dimensions after pca

    Vocabulary* m_voc;
    Database* m_db;

private:

    /*
        Image folder
    */
    std::string m_imageFolder;

    /*
        training result identifier,the name suffix of vocabulary and database
        voc-identifier.yml,db-identifier.yml
    */
    std::string m_identifier;

    /*
        The location of training result
    */
    std::string m_resultPath;
};

使用Trainer 需要配置

  • 图像集所在的目录视觉
  • 词汇表的大小(聚类中心的个数)
  • PCA后VLAD保留的维度,可先不管设置为0,不进行PCA训练后数据的保存路径。
  • 训练后的数据保存为yml形式,命名规则是voc-m_identifier.ymldb-m_identifier.yml。 为了方便测试不同参数的数据,这里设置一个后缀参数m_identifier,来区分不同的参数的训练数据。

其使用代码如下:

int main(int argc, char *argv[])
{
    const string image_200 = "/home/test/images-1";
    const string image_6k = "/home/test/images/sync_down_1";
    
    auto detector = make_shared<RootSiftDetector>(5,5,10);
    Trainer trainer(64,0,image_200,"/home/test/projects/imageRetrievalService/build","test-200-vl-64",detector);

    trainer.createVocabulary();
    trainer.createDb();
    
    trainer.save();

    return 0;
}

偷懒,没有配置为参数,使用时需要设置好图像的路径,以及训练后数据的保存数据。

第五步,Searcher

Database中,已经实现了retrieval的方法。 这里之所以再封装一层,是为了更好的契合业务上的一些需求。比如,图像的一些预处理,分块,多线程处理,查询结果的过滤等等。关于Searcher和具体的应用耦合比较深,这里只是简单的实现了个retrieval方法和查询参数的配置。

class Searcher{

public:
    Searcher();
    ~Searcher();

    void init(int keyPointThreshold);
    void setDatabase(std::shared_ptr<Database> db);

    void retrieval(cv::Mat &query,const std::string &group,std::string &md5,double &score);

    void retrieval(std::vector<char> bins,const std::string &group,std::string &md5,double &score);

private:
    int m_keyPointThreshold;

    std::shared_ptr<Database> m_db;
};

使用也很简单了,从文件中加载VaocabularyDatabase,设置Searcher的参数。

Vocabulary voc;

    stringstream ss;
    ss << path << "/voc-" << identifier << ".yml";

    cout << "Load vocabulary from " << ss.str() << endl;
    voc.load(ss.str());

    cout << "Load vocabulary successful." << endl;

    auto detector = make_shared<RootSiftDetector>(5,0.2,10);

    auto db = make_shared<Database>(detector);

    cout << "Load database from " << path << "/db-" << identifier << ".yml" << endl;
    db->load1(path,identifier);
    db->setVocabulary(voc);
    cout << "Load database successful." << endl;

     Searcher s;
    s.init(10);
    s.setDatabase(db);

Summary

上图来总结下整个流程

  • 创建Vocabulary
  • 创建Database
  • Search Similary list

以上就是关于“如何利用OpenCV实现一个小型的图像检索应用”的介绍了,感谢各位的阅读,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相关的内容,欢迎关注群英网络,小编每天都会为大家更新不同的知识。

免责声明:本站发布的内容(图片、视频和文字)以原创、转载和分享为主,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,如果涉及侵权请联系站长邮箱:mmqy2019@163.com进行举报,并提供相关证据,查实之后,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。

二维码-群英

长按识别二维码并关注微信

更方便到期提醒、手机管理

7*24 全天候服务

售前 400-678-4567

售后 0668-2555666

售后 400 678 4567

信息安全 0668-2555 118

域名空间 3004329145